丹心照汗青-六輕撤離宜蘭 -六輕撤離宜蘭 20 週年有感 20 週年有感 文/游錫堃

大火燒出了真相

去年 7 月,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 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,半個月內發生兩次大火 ,半個月內發生兩次大火,不只燒出工安問題 ,不只燒出工安問題,也燒出了石化工業的真相,更燒出了宜蘭人對 ,更燒出了宜蘭人對「反六輕」的記憶。今(2011)年 3 月 11 日,適逢台塑企業正式宣佈六輕撤離宜蘭 20 週年,宜蘭的朋友來電邀我談談當年反六輕的經過 ,宜蘭的朋友來電邀我談談當年反六輕的經過;幾經沉思,那段久埋心底,無暇回顧的一段沈重 ,無暇回顧的一段沈重、艱辛的往事漸漸浮現眼前 、艱辛的往事漸漸浮現眼前……。

反六輕話從頭

宜蘭的反六輕運動前後有兩次,橫跨 5 年之久。第一次,1988 年 10 月台塑宣布放棄 月台塑宣布放棄,當時行政院長是俞國華先生,陳定南先生任縣長 ,陳定南先生任縣長,我是省議員;第二次,台塑於 1991 年 3 月宣布撤離,行政院長是郝柏村先生 行政院長是郝柏村先生,當時我任縣長 ,當時我任縣長,定南先生任立法委員 ,定南先生任立法委員。

噶瑪蘭週刊的歷史性角色

要談反六輕,就不得不談到 ,就不得不談到《噶瑪蘭週刊》。1985 年,時任省議員已有 時任省議員已有 5 年,在那個戒嚴時期,仍是黨禁、報禁的年代,為了爭取言論自由 ,為了爭取言論自由,為了培養宜蘭縣的 ,為了培養宜蘭縣的「黨外」人才,更為了推動台灣民主,冒著白色恐怖的風險 ,冒著白色恐怖的風險,我決定募款創辦 ,我決定募款創辦《噶瑪蘭週刊》。
1986 年,週刊發行不久,就成為蘭陽子弟對宜蘭鄉土 ,就成為蘭陽子弟對宜蘭鄉土、對台灣未來,表達意見與關懷的平 ,表達意見與關懷的平
台,扮演反對運動與言論自由的文宣角色 扮演反對運動與言論自由的文宣角色。經常報導及評論蘇澳火力發電廠 。經常報導及評論蘇澳火力發電廠、六輕建廠、環境保護、二二八事件、政黨政治、台灣主體意識 、台灣主體意識、勞工運動、宜蘭動態,一時之間,週刊成為宜蘭反對運動的「機關報」。


厚植人才,為民先鋒

噶瑪蘭週刊的創辦,也為宜蘭培養了多位人才 ,也為宜蘭培養了多位人才。除我自行擔任發行人外 。除我自行擔任發行人外,也商請正在輔大 ,也商請正在輔大修博士,時任《八十年代》編輯的劉守成先生 》編輯的劉守成先生(後任縣長)擔任總編輯,社址則設於「省議員游錫堃服務處」,其後宜蘭民進黨諸多年輕優秀人才,如田秋堇(後任立委)、陳金德(後任立委)、林錫耀(後任政務委員)、黃玲娜(後任國代)、林進財(後任縣議員)等,在從政前都曾經在週刊工作過。

宜蘭社會運動的基地

談反六輕也不得不談到 1981 年所成立的「省議員游錫堃服務處」。因為該處當時是宜蘭縣「黨外」唯一具有全縣性組織及動員能力的據點,儼然成為宜蘭的民主運動中心,在此不但誕生了《噶瑪蘭週刊》,宜蘭縣的許多重要社會運動集會、及社會團體成立,也都以此為基地,例如「反六輕」、「反火電」組織的成立、開會;宜蘭環保聯盟、教師人權促進會宜蘭縣分會、台汽、中興…等諸多產業工會、宜蘭黨外公政會、民進黨宜蘭縣黨部…等團體也在此成立。

台塑掀起六輕戰火

1986 年 6 月,台塑集團將六輕建廠案報經濟部,地點擇定宜蘭縣利澤工業區。計畫公開後,縣長定南先生公開反對,我的團隊積極配合推動,分從組織系統與教育宣導著手,由「省議員游錫堃服務處」為主幹,負責籌款、組織動員及辦理演講,《噶瑪蘭週刊》負責深入報導與評論。

宜蘭不能承受之輕

在群策群力之下,各種與六輕相關的問題意識,很快地在社會上發酵、擴散,「何謂六輕?」、「有何污染?」、「對環境有何衝擊?」、「對宜蘭未來發展有何影響?」……等問題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,也造成宜蘭教育界及知識份子前所未有的騷動。許多原本隱身於保守校園的老師,無懼於心中的小警總,在兩次反六輕運動 ,在兩次反六輕運動中,勇敢地站出來參與集會、下鄉演講、教育民眾,甚至放下身段,捧著募款箱走入人群中向民眾募款,這股愛鄉護土的理念與熱誠,很快就感染了基層民眾,匯集成前所未有的強大反六輕民意。

反污染不反工商

1988 年 10 月台塑終於宣布放棄,第一階段反六輕運動於焉成功。然而,六輕真的離開宜蘭了嗎?台塑真的放過我們了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1989 年底宜蘭縣長選舉,國民黨陣營刻意將反六輕的我,貼上「反工商」的標籤,傾力抨擊,當時舉國上下「經濟高成長」的價值觀掛帥,環境保護才剛起步,環保意識遠不如今日之普遍,我雖然極力辯護:「反六輕是反污染,不是反工商」,但國民黨挾中央執政、一黨獨大及媒體一面倒的優勢,鋪天蓋地的抹黑,讓我競選之路倍感艱辛!

郝柏村院長震怒了

1990 年 6 月,行政院由軍人出身、霸氣十足的郝柏村先生擔任院長,「反六輕」動不動就被冠上「反工業」的罪名。郝院長還曾數度為宜蘭縣反六輕而震怒,誓言「六輕一定要建 「六輕一定要建」(註1),並採取肅殺的手段,強勢要求中央政府部門以「檢肅流氓條例」來對付「社會運動流氓」。
郝院長甚至公開指責:「不能允許一個不同黨籍的縣市長 「不能允許一個不同黨籍的縣市長『變成小獨立王國 『變成小獨立王國』」。(哈!竟把宜蘭當國家,那游錫堃豈不變成國王?)

壓力有如排山倒海

其實在我就任縣長不久,中央政府便透過各種政商關係、公私管道(公如當時經濟部長蕭萬長、私如過去我所任職民間企業的上司)、宜蘭縣議會及工商團體,以宜蘭經濟發展、人民就業機會為由施壓,壓力有如排山倒海。

沒有六輕就沒有「北宜高」

1991 年初,為了「懲罰」宜蘭縣政府反六輕,郝院長強勢地親自裁示,刪除交通部編列的「北宜高」1992 年度預算 50 多億,並宣佈北宜高「緩建」;後雖宣示會在 1993 年度編列預算,但又強調有一個「必須的前提」,就是宜蘭需配合中央政策,強烈擺明「不讓六輕設廠 「不讓六輕設廠,闢路就沒希望」(註 2)。讓在全國民調第一名縣長之後接任、民調滿意度本來就不容易高的我,彷彿雪上加霜,與陳縣長最後一年民調相比有如天壤。


誓言切腹自殺,以死相殉

「要公路就要污染 「要公路就要污染、拒污染就無公路 、拒污染就無公路」(註 3),當時我自知已面臨從政以來最大危機,進退兩難,處境險惡,壓力有如雷霆萬鈞,焦慮常至徹夜難眠。最後心想際遇既然如此,退無可退,唯有坦然面對,如能為蘭陽後代子孫保得一塊青山綠水,生死何足惜!遂決定把心打橫、堅持到底,置之死地而後生,展現誓死反對的決心,面對各種壓力,不管公開或私下均表明「撤職也不會核發建照」、「中央如讓六輕入宜蘭,我將切腹自殺 ,我將切腹自殺、以死相殉」,以展現堅定不移的意志,最後終能讓六輕止步。撫今追昔,是感慨、是欣慰?已難以分辨!

小蝦米對上大鯨魚

因為,我深知這次反六輕與上次不同,這次的對手,已經不只是一個 ,已經不只是一個全國最大的企業集團而已,而是加上以霸氣聞名國際的郝柏村院長、及整個國民黨中央政府(註 4)。相較之下,一個沒有多少自治權的 44 萬人口的三級窮縣,有如小蝦米對上大鯨魚。我不斷提醒自己,一定要鎮靜、步步為營、不能失敗,因為只要稍有不慎,賠上自己的政治生命無所謂,重要的是,先前反六輕的成果將會前功盡棄,並從此置三面環山、一面臨海的美麗平原於萬劫不復。

強大民意作後盾

面對一黨專政、萬年國會的中央政府,宜蘭縣這個小蝦米要想戰勝大鯨魚,民意的支持最重要,當時比第一次反六輕有利的因素是民智已開,不必做太多的宣導工作,但也有蠻多異聲,特別是宜蘭的失業率一直偏高。民間雖然已經沒有「省議員游錫堃服務處」,但有以陳定南立委、劉守成省議員為 劉守成省議員為首的「反六輕組織」、及噶瑪蘭週刊作為縣政府的前鋒與側翼,幫忙文宣、負責動員、辦理演講、帶領民眾走上街頭、及到中央政府抗議,讓我在低沈的政治氣壓下不會孤獨。

掌握杯葛六輕的關鍵

民意是反六輕的後盾,不過縣政府掌握的工具才是杯葛六輕的關鍵,因為「建照發放」及「水權核准」的權力在縣長手上,這也就是郝柏村之所以將我列為首犯的原因。期間我善用縣長這個權限,數度採取釜底抽薪的方法,強烈「警告」台塑集團:「不要錯估了宜蘭縣政府的決心,更不要誤判縣政府在法律上擁有的權力 ,更不要誤判縣政府在法律上擁有的權力。」

公民投票是最後的武器

後來媒體報導,說中央為了架空宜蘭縣政府職權,郝內閣有意引用建築法第九十八條:「特種建築物得經行政院之許可,不適用本法全部或一部之規定 ,不適用本法全部或一部之規定」,讓縣府無計可施。我立即公開呼籲中央勿玩法弄權,六輕絕不適合引用此一條文,因為一輕至五輕皆由縣市政府核發建照,國營事業如此,民營的六輕豈可例外(註 4)。當時,我也做好準備,如果最後中央決定跨過宜蘭縣政府讓六輕到宜蘭,我將舉辦全縣性公民投票予以反制(註 5)。

反六輕成功的因素

宜蘭反六輕運動之所以能成功,除了「縣長的擔當」外,定南先生的遠見、宜蘭人的愛鄉愛土、省議員游錫堃服務處的全縣性組織動員、噶瑪蘭週刊的報導 、噶瑪蘭週刊的報導傳播、宜蘭教育界的響應參與、外地學者與後勁反五輕人士的伸援、重視環保的民眾走上街頭抗爭等都很重要,不過我認為反六輕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還是「教育」兩個字。例如陳縣長親自上電視與王永慶辯論、省議員游錫堃服務處下鄉辦理演講組訓、噶瑪蘭週刊深入的分析與評論……等,都是讓民眾瞭解自己所生活的土地與環境是多麼的脆弱!瞭解這種石化工業的危害有多嚴重!也瞭解自己應該要選擇怎樣的未來!最後,絕大多數的宜蘭民眾因瞭解而挺身而出,共同決定了「六輕」的命運,也保護了自己與宜蘭的美麗前景。

乘勝追擊反火電

反六輕成功之後,另一件讓我非常欣慰的事,是 1993 年創全國之先,成功將「無尾港」劃設為全國第一個「水鳥保護區」,完全斷絕了台電「蘇澳火力發電廠 「蘇澳火力發電廠」在宜蘭設廠的機 」在宜蘭設廠的機會,達成我從 1986 年開始,整整 7 個年頭的「反火電」心願,保住了水秀山明的家鄉,使宜蘭成為適宜居住、並能永續發展的生活大縣。


環保與經濟並存互利

不過,環保立縣雖能護衛蘭陽環境品質,但對縣民所得增加幫助畢竟有其限度,所以我在就職縣長後,積極推動宜蘭轉型為文化、觀光縣,以帶動產業發展、提昇就業機會、增進人民福祉。但在環保方面,我一點也不鬆懈;除了阻絕六輕回頭外,為有效阻止污染性產業的進駐,1990 年我 1990 年我將「環保大憲章」委託台大教授辦理宜蘭縣環境品質規劃研究,並於 1992 年完成公布施行,作為全縣整體發展與環境生態的最高綱領。接著我又全國首創由縣政府與企業簽訂「環保協議書」,建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存互利的機制。

唯願青山常在,綠水常流

回顧此生,匆匆已過 60 餘寒暑,韶光易逝,也許是我這個從小在冬山鄉太和村田裡長大的牧童,根深蒂固地眷戀著田土泥味、及微風飄送稻香所帶來的幸福感;也許是身為世代以農為生的宜蘭人,深深孺慕生養我們的美麗大地-台灣,讓我一生無怨無悔投身於民主與社會運動,追求台灣成為正常國家,以及健康、美麗、富裕、民主的新社會。
而 20 餘年前,宜蘭鄉親群起守護鄉土的一片丹心,亦將成為台灣環保史上一個珍貴的典範。(前宜蘭縣長)

註 1:〈郝揆:六輕一定要建!─強調只要建在政府核定的工業區內,能符合環保與安全條件,就不能因某一個或少數地域人士利益,而阻礙此一既定的政策〉,《自由時報》,1 版,1990年 12 月 7 日。

註 2:〈「不讓六輕設廠 闢路就沒希望」─據透露 郝院長親示刪除北宜高速路預算 應與財政困難無關〉,《聯合報》,7 版,1991 年 3 月 1 日(參附件一)。

註 3:〈若拿六輕換公路 宜蘭縣長不肯依─游錫堃反六輕立場不變,非國民黨籍七縣市長決議聲援〉,《聯合報》,7 版,1991 年 3 月 3 日(參附件二);〈只要宜蘭地區民眾表明願配合中央工商業政策,郝揆:北宜高速路 82 年度編預算─強調中央的政令在各縣市都必須統一 絕不容許任何縣市成為一個小的獨立王國〉,《中國時報》,1 版,1990 年 3 月 13 日(參附件三)。

註 4:〈北宜路緩建 執政黨有共識─黨政首長立場一致 但會給林聰明下台階〉,《聯合晚報》,3 版,1990 年 3 月 11 日(參附件四)。

註 5:〈游錫堃反六輕 態度堅定─拒絕建廠在宜蘭 不惜丟掉烏紗帽〉,《自由時報》,3 版,1990 年 12 月 8 日(參附件五)。

註 6:〈如果六輕一定要在宜蘭縣境內……游錫堃:由公民投票決定〉,《自由時報》,1 版,1990 年 12 月 8 日(參附件六);〈反六輕 不排除動用公民投票─游錫堃:「縱使把我撤職 也不會核發建照」〉,《聯合報》,3 版,1990 年 12 月 8 日。

回到頂端